close

二行程引擎工作原理

吸 氣/壓縮行程:
         四行程引擎中,活塞下行時是吸氣行程,而二行程引擎活塞上行時是吸氣行程,但混合氣不是被直接吸入到氣缸中,而是先被吸入到曲軸箱內.這時上一循環被吸入 到氣缸內的混合氣被壓縮到燃燒室,二行程引擎沒有四行程引擎那樣的氣門,取而代之的是舌簧閥,它是一個一端固定的金屬片,是個簡單的逆止閥,能自動打開, 使混合氣通過。

爆發/掃氣行程:
         如上所述,在活塞下方吸氣,上方壓縮的雙重作用結束時,燃燒室內被壓縮的混合氣由火花塞點火,爆發.把活塞又推向下方.活塞下降到接近終點時,一直被活塞 堵著的氣缸下部的排氣孔開始打開,廢氣便從這裏噴出,活塞再稍許下降,掃氣孔被露出,因活塞下降被壓縮的曲軸箱內的混合氣便從掃氣孔沖入氣缸並直衝至燃燒 室,因混合氣噴入氣缸時有一定角度,所以碰到燃燒室壁時發生反轉,對廢氣有驅逐作用.

二行程引擎的優缺點

         二行程是將其進氣及壓縮一同進行,而爆發和排氣亦在同一行程完成.於是將四行程變成二行程.增加了爆炸次數.即活塞上下一落一次,就有一次動力行程.比四 行程往復引擎做功次數多一倍,但由於換氣不夠充份,故在其有效容積相同的情況下,其輸出功率不可能比四行程往引擎多一倍.二行程的最大優點就是結構簡單, 沒有氣閥機構.而是由活塞本身來控制.二來由於沒有氣閥,更容易達到高轉速.很多二行程引擎都可以輕易超過一萬轉.其缺點是低轉乏力.同時由於燃燒不完全 以及在汽油中混入了潤滑劑.都造成排出的廢氣較多黑煙.

二行程車俗稱黑油車,潤滑油和汽油是分離供給的,以便控制混合比例,所以稱為噴合 油,通常加汽油的同時還要按比例混合潤滑油(一般稱作"預混", 比例約 50:1 或 25:1,大部分的農用機械跟早期的二行程商用打檔車還有賽車場上的比賽用車便是如此),現今多設置有塑膠機油箱供車主添加。

        二行程車之所以很容易冒白煙,排放廢氣之HC值也比四行程車高很多,是因為二行程車種是將汽油和機油一起霧化後的混合油氣,先行潤滑汽缸璧和曲軸箱,再進 入由活塞掃進燃燒室燃燒,機油要隨著汽油燃燒後排放,通常都會設有機油警示燈提醒車主,燈亮後需盡快添加機油,而四行程車的機油不需要混合油氣,除非有重 大問題否則正常情況下機油消耗量極少。

二行程引擎特色
        二行程機車現多已停產,因民國93年起政府訂定的四期環保法規開始實行,其中對於二行程車輛的排放標準比三期嚴格許多,以加速二行程機車的舊車汰換率。
        
        二行程車的汽油和機油屬於預混式,也就是進汽油的同時,機油一起噴進引擎,然而這時的汽油是接近霧狀下進引擎的,加上吸進去時的流量壓力,也會將機油平均 混合在一起。
等於是進氣的同時潤滑引擎,接下來因為氣缸經過點火爆炸之後,爆炸壓力將活塞往下壓,同時廢氣第一個遇到的就是汽缸上排氣的洞(二行 程的汽缸裡一般有六個洞,四行程的汽缸沒有)。所以,廢氣自然就排出去了,當他快要排完時,因為活塞的慣性運動加上爆炸室此時形成真空狀態,因此會將引擎 中的油氣吸入爆炸室,順便活塞又將氣體壓縮,然後火星塞點火,他的進排氣算是很自然的被吸進排出的,重複如此!活塞上只有兩條活塞環,在進氣的同時都潤滑 到了!
        要說二行程引擎的缺點,就是燃燒效率沒四行程的好,因為它會有一些殘餘廢氣不會排出,繼續再燒一次,造成耗油和空氣污染。


四行程引擎工作原理

        
        引擎的功用就是把燃燒汽油產生的熱能,利用一連串機械動作,轉變有用的機械動能,推動汽車.目前絕大部份的汽車都是配用活塞上下往復式引擎,當活塞上下起 落動作後,透過連桿和曲軸,轉為旋轉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將汽油與空氣混合霧化,經過壓縮、點火燃燒、膨脹產生動力的這一程序,稱為四行程或四衝程 (four stroke)。
進氣行程 :
        活塞在上止點位置,進氣閥開啟,排氣閥關閉.活塞開始下降,燃燒室產生半真空狀態,將進氣管的混合氣吸入燃燒室。
壓縮行程:
        進氣行程完成後,進氣閥關閉,活塞在下止點,開始上升,當活塞上升至上止點時,可燃的混合氣體被壓縮,壓縮使容積縮小,密度加大,溫度升高,更有利於點燃 和產生高壓動力.
膨脹行程:
        壓縮行程完結後,可燃混合氣髒經過高度壓縮,這時候,火花塞跳出火花,點燃氣體.汽油燃燒迅速膨脹,將活塞向下推,這時進排氣閥均關閉,因此產生高壓動 力.
排氣行程:
活塞被推至下止點,開始上升,這時排氣閥開啟,活塞上升將燃燒後的廢氣排出汽缸.於是活塞又下降,進行進氣行程,重覆上述 進壓爆排的循環 .四行程活塞上落兩次(720°)才有一次膨脹動力行程。


四行程引擎特色

        四行程車俗稱清油車,機油平時停留在引擎曲軸箱底部,又稱曲軸箱油(Crank-case oils);引擎運轉時利用機油幫浦壓送和曲軸油杓潑濺的方式潤滑各機件,汽油燃燒後產生的高溫和廢氣分子會使機油氧化和劣化,所以行駛一定里程甚至是放 置一段時間就必須更換 。
        一般行車手冊皆建議1000km更換,實際換油週期需視車種與駕駛習性而定,只要失油率不高,又能慎選有品牌的合成機油。常騎長途的可以稍微延後更換里 程,1000km是理所當然,1500km更不是辦不到。只是,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車,可能因為只作短距離行駛引擎未達到最佳工作溫度就熄火停車,燃燒不完 全產生的廢棄微粒分子容易吸附在機油裡,造成機油提早劣化氧化。
        如果停車之後馬上把機油油尺抽起來,有聞到一股很重的汽油味,則最好不要等到機油更換里程的警示燈變紅,必須提早作更換。
        而四行程的活塞有五條活塞環,,第三條活塞環處裝了三條活塞環,因此又叫刮油環。
在這刮油環處內活塞上有一圈的小洞,讓機油能在第三條活塞環內潤 滑汽缸,另外兩條活塞環幾乎很少潤滑到(因此摩擦大而溫度高),如果有機油滲出刮油環而潤滑到兩條活塞環,那車子就會冒白煙了(吃機油),四行程的汽缸壁 沒有洞,因為他的進排氣是在汽缸頭的氣門來控制,而進排氣門是靠引擎用內鏈或挺杆(依車種不同而不同)來帶動的,這進排氣的動作自然就會消耗引擎動能,所 以,相同排氣量的二行程和四行車,通常二行程的馬力會大一些,單看GP250和GP500賽車就好了,幾乎沒有車商做四行程車出來比。
        而二行程的構造簡單,自然故障率少,只要機油燈亮了,加加機油換換消耗品,很少動到汽缸引擎!四行程車使用一段時間要調教內鏈和汽門搖臂螺絲,而且四行程 車的工作溫度比二行程車高很多,所以,很少看過二行程車子的排氣管會像四行程的一樣變紅色的(還能點煙),只要溫度高,金屬材質的東西也會不耐用的(會變 軟),而且引擎內的塑膠類,例如內鏈壓條,氣門油封汽缸頭蓋密封條,都很快就老化而不堪發揮效用,所以常有漏油現象。
        機油的要求也要夠好能夠耐高溫!就單單進排氣門的動力來源消耗(有消耗就有摩擦力)(有摩擦就會產生溫度),以及他們的潤滑問題,調整問題(現在已經有免 調整的,但是一但鬆了,惟有更換又是一筆錢),保養費用問題,就可以看出二行程與四行程車的差異在哪裡了!
        因此,以多方面來說,二行程的車很好,只是他對人有害。四行程的車子也不錯,發動時只燃燒汽油,燃燒效率高,對人很好所以留下來繼續改進缺點,有一天也會 像二行程引擎一樣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0ne0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